close

哥哥成為小學新鮮人已三週,
而我願意貢獻一己微薄之力加入"故事組的愛媽(志工媽媽)"行列,
於每週二早上7:50~8:30到各班為孩子們說故事,
其目的也是為了多一些與班導師互動的機會,
雖然最後希望落空~
學校規定,自己孩子的班級每個月只能認輔一次。
不過,除了哥哥班級可以服務之外,還有許多班級的孩子也能享受到每位愛媽的故事分享,
於是,我當然很樂意將自己最擅長的部分奉獻給社會!
而志願當一位說故事媽媽這個念頭早在孩子出生前就已經作好決定了,
尤其是我們家中的中、英文童書藏量很多,曾有朋友詢問是否能在我的兩個孩子長大後,
以二手書的價格讓給有需要的家庭?
但我心裡想推廣閱讀的想法很明確,
希望這些書籍在我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能充分利用之外,
也能夠到孩子就讀的小學分享給更多的孩子,
甚至等到兩隻小獸都長大成人了,我希望將這些書籍捐給偏遠山區的學校,
發揮閱讀最大的效益!
今天上午有機會被導師欽點(哈~臨時被邀請的)到校參與孩子的校內活動--
尋寶遊戲(認識各處室的地點及功能),
陪著一群孩子跑遍了一整個校園蓋印章時,看到孩子班上同學們的真實相處情形,
這才突然發現-- 原來小女孩打起架來也不輸男孩!
一路上看著那位壯碩的女孩不斷的或推或打的對付班上的女孩或男孩,
跟在後頭的我忍不住喊著"怎麼了?"、 "不可以打架"!
可那幾位孩子當然沒把我的話當真,只見這情形不斷的上演!
而我這位媽咪心裡擔心極了!
雖然動手或被打的孩子並不是我的孩子,
但,我心中憂心的是"關於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誰真正懂? 誰又真正可以落實?"。
後來,找到機會向班導師說明剛才看到的情形,
老師說:那位女孩的媽媽每天寫聯絡簿告訴老師,她的女兒(獨生女)在學校被哪些同學欺負。
而老師的解釋,孩子的母親當然也聽不進去!
上述的小故事正是我這位媽咪最近生活中的心情寫照!
我願意用一輩子的時間來自我學習,並用心教養孩子,
教會孩子們明白事理,凡事記得"動口不動手",教孩子學會"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
但是,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位懂事的孩子被長輩冠上"自私"或是"只會讀書,不會做人"?
要我這位母親情何以堪?
如果,別人的孩子學不到或學不會的事,他們習慣性的以情緒失控或是暴力來解決問題,
那麼,懂理的人卻只能忍讓?
是誰該負起最大的教養責任?
我心中的答案終於浮現了,那就是"會吵的孩子有糖吃"!
大人們總是沒耐性,不分青紅皂白的就拿出自己的權杖(權威)來充當大法官,
看見弱者(誰哭、誰年紀小)哭,就處罰較長的,
目的其實只求自己的耳根清靜,他們並不想要了解孩子的需求在哪兒?
而身為父母的自己,在事件發生時應該站出來道歉,做最大的示範給孩子看,
讓孩子了解"發生事情時,我可以怎麼做?"
而不是用情緒失控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委屈。
可惜,要找到這樣明白事理的父母也很難,
難怪孩子動不動就可以拿情緒來威脅父母,
由此可見,夫妻平時的相處一定也是以這樣的方式互動著!
在現代物質誘惑如此大的環境中要教養出明事理的孩子實在不易!
孩子的品格教育理當由父母做榜樣,
當孩子情緒來的時候,請了解他的需求在哪兒?
多一些時間引導並傾聽孩子表達內心的情緒感受,
而非以物質來引導或利誘孩子就範(不許吵鬧,聽話的人才有禮物),
這樣只會寵壞孩子,孩子的情緒其實並沒有出口,
等日後長大成人,孩子只會以情緒或暴力來面對、解決困難!
金錢可以買到世界上任何東西,
但金錢買不到孩子對你的愛,
金錢更買不到他人對自己的尊重。
需要孩子對你的愛,請先學會尊重孩子;
需要孩子對你的尊重,請先學會聆聽孩子。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