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生活中時常會發現到孩子們為了捍衛自己的權益而毫不掩飾的

將感受直接表達出來! 

例如:買了兩個戰鬥陀螺給孩子,哥哥的不小心玩壞了,吵著媽咪再買一個,而

媽咪也覺得如果少了一個陀螺,孩子倆也沒辦法一起玩,於是照著簡單的邏輯

來推~利用某天正巧經過一家玩具店的機會趕緊選了一個(當時腦中閃過另一個

聲音~要不要也買一個給弟弟?這樣才算公平?)後,快快回家準備晚餐。

誰料?一踏入家門就被眼尖的弟弟看到手中的陀螺,追著問媽咪:這是要買給

我的嗎? 一旁的哥哥回應:應該是要買給我的,因為我的壞了! 不等媽咪的回答,

弟弟邊哭邊氣的不斷重複著"為什麼只買給哥哥?為什麼你不買給我??" 

無論媽咪做何解釋(其實心裡的愧疚感不斷的跑出來)? Edward就這麼的哭訴

著(約莫30分鐘,為了這件事,他也不吃晚餐啦!),直到媽咪再出門到附近的

小書店買另一個回來給他。然而,手中拿著陀螺的弟弟情緒依舊不會因此而平復,

於是,媽咪不斷的說:對不起! 媽咪真的沒考慮到你也會想要和哥哥一樣有

另一個新陀螺! 下次,再遇到這樣的情況時,媽咪會先問你們,與你們討論後

再作決定。


經過幾次孩子表達被忽略的感受(類似的)經驗之後,讓媽咪更懂得該如何尊重

孩子的感受。原以為東西壞了,再買一個陀螺給哥哥其實是為了讓兩個孩子能

有一起玩的機會,然而,事件底下有欠思考的卻不是單純的以為可以用一個

小玩具來處理即可解決! 

當下看到自己的疏失,並理解孩子情緒背後所要表達的感受,才是學習處理

親子關係的最好機會。也許有許多父母選擇以更高的權威來壓迫孩子(例如:將

原本要買給孩子的玩具收回,並處罰孩子,好讓孩子知道從頭到尾都是孩子

的錯(讓他屈服),不是父母的錯! 

這樣的教導方式,慢慢會造成孩子在未來面對問題、遇到不舒服的感受時,第

一個反應就是"不敢表達內心的真實感受,選擇以沉默來面對"。其實這也正是

我們成人在生活中經常為了許多不公平的感受而困擾、所最需要學習、面對的

重要的課題!


仔細聆聽孩子所表達的情緒底下的聲音,它有著我們失落童年中極待療癒的感受!  

別忘了~小時候曾經被長輩對待的不公平感受,也別再以同樣的方式複製到孩子

身上!


"公平"是什麼?  原來"公平"是必須先將許許多多隱藏在自己心中的不平衡、負面

感覺一一整理,並找回兒時的完整自己(像孩子一樣有勇氣直接表達自己的感受)!  

而非任何書籍或是他人的言語可以回答的"感受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閱讀66-2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