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別以為這些作品看起來好像很簡單容易~ 陪著孩子們在洛課全腦開發仁愛
教室的課程學習中,讓媽咪一改過去對建造、堆疊積木的刻板印象! 原來,透
過遊戲,也可以建構孩子地理、歷史、邏輯、培養藝術眼光等等的知識及觀念,
如果你沒能有此機會一同參與,至少記得在陪伴孩子們遊戲或讀故事時,加入
這些巧思,讓孩子和父母都能在遊戲玩樂當中,也增長許多相關的智慧!
在孩子小小的年紀裡參加建築課對他人而言,也許會覺得不太值得花錢、花時間
上這種看起來沒什麼效果可言的課程,但是,這門課對在旁陪伴上課的媽咪而言,
卻驚奇著它總能激發出孩子對建構房子的好奇心、幫助孩子們運用手眼腦的協調
能力來創造眼前的建築作品! 對於3~5歲的小小孩而言,要能一手拿著小小的工具
鏟子,另一隻手握著小磚塊,並且將具有黏著性的沙子推平後堆疊成一座建築物
體,真是一件不容易達成的任務! 而這些樂趣要能在他們還沒有進入小學就
讀前,就能及早讓他們廣泛的接觸並且喜歡自己思考、動手操作,我想也只有這
位Judy老師幫得上忙吧!
尤其在今天的課程中,媽咪看到哥哥與Judy老師一同對照積木盒上的圖片,動手
排列日式古建築的認真模樣,媽咪發現哥哥對立體物品的左右對應觀念應該也是
從課程的引導中慢慢累積而來的經驗,例如:在搭建好屋頂時需在左右兩邊放置
彎彎的屋簷(培養細心觀察圖片來對照的能力)。這樣的小細節對於Eric而言,是
需要時間來累積出的學習成效,換成是三歲的弟弟就沒有這樣的功力啦( Edward
因為年紀還小,老師並不贊成他現在和哥哥一同報名繳費,但特別讓弟弟坐在哥
哥身旁免費參與。媽咪認為也許有朝一日弟弟真正繳費上課時,可以開發出超越
哥哥的現有能力呢!!)
這門課程的編排大致上是以磚造(縮小比例)及積木作品(世界上有名的建築物,例
如:羅馬的圓型競技場、埃及神殿、比薩斜塔等等...)輪流交替,讓孩子從建造中開
發左腦與小肌肉的協調能力。而培養專注的能力也是課程中必備的學習過程,老
師如何來引導孩子耐心傾聽動手建造前的講述資料,而後依照指示一個步驟一個
步驟慢慢完成作品,這些能力的累積其實並不容易! 因為指導者必須具有相當大
的耐心來等待並允許孩子自我嘗試、犯錯等等過程,才不致減低孩子的學習興趣,
結果的好與壞正考驗著老師的個人能力與經驗! 媽咪確信Judy老師的確是一位難
得的好老師呀!
弟弟因為年紀較小,在耐心及學習上真如老師所說:還無法配合課程的設計,達
到學習效果! 不過,還好老師能同理弟弟的需求,打從一開始便張開雙手讓
弟弟跟著哥哥在一旁觀看,如果Edward也想要參與,老師也會一定會幫他準備
和哥哥相似的材料,讓弟弟不至有被冷落的感覺! 媽咪認為能有此幸運遇到良師,
對孩子的學習而言真的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
如果你也認同我的文章分享的話,請記得在閱讀完後幫我 按 個 "推" 喔! 謝謝!
- Jan 17 Mon 2011 19:01
Eric的建築課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