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弟弟換牙5  

2013.09.09  Edward  第一次拔牙

 

在孩子與我的三人世界裡,媽咪一直以來都希望能以較正面的方式陪伴、引導孩子認識自己、探

索世界。這一路為人母的過程也難免會陷入自責、徬徨、生氣、難過...,當然有時也會氣到用手

打孩子的屁股、手心(這種失控的情形在哥哥上小學後,為了調整孩子的學習態度、品格教育等等

的事情,經常出現哪!  覺察反省中...) 而在這些過程後我必須得坦然面對與接納自己的情緒,還

有那追求完美的不完美性格。

我相信若想成為一位好母親,自覺、成長、並不斷地學習,親子關係一定不會太差!

 

但為何要在開頭寫這些心情呢?  我想關於孩子倆的教養,這一路走來,媽咪不迷失在所謂的資優

生養成計畫的洪流中,而是透過生活裡一點一滴的全然陪伴來映証自己所學過、看過的教養書

籍、心靈成長書籍(在此推薦賽斯課程-- 許添盛 醫師 相關書籍與有聲書、演講等等)。

有時透過生活中無意的發現,孩子的反應、孩子們面對困難時的自處方式、平日裡看的書籍突然

神來一筆的分享與我...,種種諸如此類的寶藏,媽咪樂於享受並珍藏於心! 

 

回到正題,關於孩子們的第一次拔牙,因著弟弟此次在整個過程裡非常安穩的接受牙醫師的治

療,令在現場陪伴的媽咪急著想要如實分享心情啊(畢竟老大老二的表現都一致,這代表媽咪的方

法是對的)! 這也是媽咪想大力推廣親子閱讀的主要原因之一。從小一路陪伴閱讀的哥哥與弟弟,

看了許多關於牙齒的相關繪本及書籍,在還沒有到牙醫診所就診之前,就大約知道看牙齒有哪些

過程了。再加上媽咪於孩子看診前一兩天會細心的解說(孩子提問、媽咪如實回答,但不加上自己

過去對看牙醫的恐懼。在孩子們2、3歲時媽咪會將相關書籍拿出來陪伴閱讀,讓孩子更了解相關

細節)。

 

已有多次(哥哥陸陸續續拔了許多顆牙)牙醫師(不同的醫師)和助理護士在為孩子施打麻醉針時,

想以遮遮掩掩或哄騙的方式來完成拔牙一事,但都被孩子們識破,例如:打麻醉針前會先塗上草莓

口味的藥物(麻醉藥),之後再請孩子們將眼睛閉起來,可是,兄弟倆都會主動告訴醫生:你的麻醉

針在哪裡?  醫生擔心的看著一旁的媽咪,媽咪則以平常說話的口氣告訴醫生:沒關係,他們都知道

為什麼要上麻醉,讓他們看到沒關係的。以致詫異的醫師以懷疑的表情看著孩子,拿出手上的工

具,孩子還邊問牙醫師問題(等一下我的牙神經就會睡著了是嗎?),就這樣順順利利完成旁人眼中

的拔牙或看牙大工程!

 

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必須時時提醒自己,孩子是獨立的個體,而發生在生活裡的擔心其

實是父母過往的經驗或恐懼罷了!  我們必須全然的信任孩子,給孩子機會發展自己獨立思考的能

力,切忌將自己過往的經驗強加於孩子的成長之中。

恐懼最主要的原因是來自"未知",若能仔細說明並滿足孩子對於未知想要了解的一切,帶著孩子

一起搜尋資料、面對問題,相信孩子必能從容應對各種父母自以為的難題。

 

相關文章參考:http://blog.xuite.net/reading662/wretch/8763769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閱讀66-2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